為實體經濟減負 涉企收費繼續“做減法”
發布日期:2019-05-15 瀏覽次數:
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記者李碩)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近,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的一番話受到熱議。在一次接受采訪時,宗慶后提到涉企收費負擔重,每年企業要交的費用有500多種。盡管事后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對此進行了澄清,說娃哈哈集團最終繳納的費用只有212項,并沒有500項之多,但在經濟下行壓力猶在的當下,涉企收費較多較重,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把大力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與深化簡政放權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從源頭上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國務院部門要帶頭治“費”,切實起到“以上率下”的作用。
2013年以來,中央層面統一取消、停征、減免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496項,地方取消收費600項以上,2015年以來又出臺了一系列減少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和企業社保費用支出的舉措。但必須看到,目前收費名目仍然較多、亂收費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為此,昨天的會議強調,必須盡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長遠、見實效的清費舉措,加大審計、督查力度,堅決取消事業單位不合理收費,杜絕中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行業協會商會不得強制企業入會或者違規收費。要抓緊建立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切實減少涉企收費自由裁量權。
就此話題,經濟之聲專訪了會計審計學家、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張連起。
經濟之聲:我們說目前收費名目仍然較多、亂收費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這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張連起:“近幾年來,減稅降費既是振興實體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深化簡政放權,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們要想優化實體經濟的發展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要降稅減費,特別是減費。
去年以來,一些企業家和學者都針對涉企收費提出了很多觀點。企業現在就像‘擔擔子上山’或者‘下雨天背著稻草走路’——越背越沉。我們看到,這幾年各個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2013年以來,中央層面統一取消、停征、減免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496項,地方取消收費600項以上,但是各種名目的亂收費問題仍舊非常突出。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個是行政性收費;第二是中央層面的政府性基金;第三個就是紅頂中介或者權力中介。
可以說,這些費用給企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像殘障基金、綠化費以及水利基金等,都是中央各個部門設置的,主要原因就是原來我們國家的企業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當稅收無法保障一些公共項目或者公共服務時,我們就以費的形式,也就是‘準稅收’的方式收費,這給企業加了擔子。”
經濟之聲:從當前看,為什么大力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如此緊迫?
張連起:“國際上有一個‘拉弗曲線’,一般情況下,提高稅率能增加政府稅收收入。但稅率的提高超過一定的限度時,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投資減少,收入減少,導致稅基減小,使得政府的稅收減少;當稅費負擔達到了一定程度,降稅反而能帶來稅源。因此我們要讓企業放水養魚,固本培元,增加其內生動力,否則企業本來就處在盈虧的臨界點上,一旦費用增加,它就更加難以存活了。
- 上一篇:高杠桿收購:危險的資本游戲?
- 下一篇: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