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 為市場主體減負(最新)
時間:2020-11-12 16:32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持續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決定再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三分之一以上并簡化審批,為市場主體減負。
2015年12月,長沙浦東新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試點;2017年9月,國務院在10個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長沙市改革試點成熟做法。
會議決定,按照該放給市場的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管好管到位的要求,從今年11月10日起,在全國對第一批上百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推進“照后減證”。
“當前經濟發展困難較大,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有利于提振投資信心,有利于‘雙創’,優化營商環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多舉措推進“照后減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孔祥穩介紹,所謂“照”一般指營業執照,是市場主體資格的證明;“證”則是指市場主體在從事特定活動時,由行政機關依法審查準予后頒發的許可證書,如食品藥品的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是特定行業的從業資格。
“我國以前實行‘先證后照’,2013年后改為‘先照后證’,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次序調整,而是在切實落實簡政放權。”劉俊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孔祥穩介紹,“證照分離”是對“先照后證”和“多證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續深化,旨在減輕市場主體的審批負擔,解決實踐中出現的“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其核心是繼“先照后證”之后的“照后減證”。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不必要設定審批、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可由行業自律管理的事項直接取消審批或改為備案,并加強市場經營過程的監管。
浦東新區在“證照分離”試點中首批清理出了116項行政審批,取消了舊機動車鑒定評估機構審批、戶外廣告登記等10項。
會議決定,對目前不能取消審批、但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行為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由市場主體作出承諾、達到審批條件即可獲批經營,發現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決定并從重處罰。
實行告知承諾制后,有關部門會先行批復許可證,企業部分缺省材料在約定期限內提交。
會議還決定,對涉及公眾健康和安全等不宜采取告知承諾方式的審批事項,要優化準入服務,分門別類減少申報材料和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透明度,為創業創新主體進入市場消除障礙。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在推行“證照分離”改革的地區,改革紅利已開始惠及企業。
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將原有的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許可籌建審批、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許可、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三個事項合并審批一項,辦理時限由原來的31個工作日縮減為15個工作日,提交材料由3次22份簡化為1次13份,費用減免了3500元。
針對建筑公司申請增加“裝飾裝修建筑玻璃幕墻”等資質,長沙工商代辦,按先前的規定,須提交4大類18項材料,包括公司所有技術工人的身份證、職業技能證書原件等,“證照分離”改革該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只需提交13項核心材料,簽署“告知承諾書”,通過企業信用擔保,就可先行辦理資質增項。
復制浦東新區經驗之外,各地也在探索在地化的改革舉措。天津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進一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天津將改革典當行及分支機構經營許可管理。允許外國投資者在自貿試驗區內投資設立典當企業,設立條件、監督管理與內資典當企業保持一致,參照《典當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國務院會議強調,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在放寬準入的同時要把更多力量放到創新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上,加強公正監管。
‘證照分離’改革能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事中事后監管能否跟得上。在監管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取消審批,很可能有損交易安全。P2P爆雷、區塊鏈發幣亂象等,都說明目前的事中事后監管還不到位。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與放松事前審批,應該是‘你強我弱’的關系”劉俊海說。
“將監管重點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后監管,意味著監管思路和監管方式的整體轉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監管機關轉變監管思路,要求監管機關熟練運用柔性監管、過程監管、動態監管等新的監管手段,在法治框架內構建更為良善的制度。”孔祥穩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對于清理各種奇葩證明問題,會議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前期清理證明事項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把索要證明的單位作為下一步清理工作重點,從源頭上減少證明事項。群眾辦事時,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不得索要證明,對確需在法律法規規定外提交的證明要由索要單位列出清單并經司法行政部門核準。對必須提交的證明事項推廣告知承諾制。堅決糾正任意索要證明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