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收入負增長影響減稅進程
時間:2019-09-03 05:17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企業減負尚須破除外部壓力
在支出方面沒有明顯變化時,中央財政的同比負增長很可能會給結構型減排按下暫停鍵。
9月11日,財政部公布全國8月份財政收支數據。其中,中央財政收入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月度負增長,同比下降6.7%,扣除掉不可比因素后,同比下降約1%.1-8月份,中央財政累計增長7.8%,今年首度跌出年初預定9%的增速。
對此,財政部解釋說,(負增長)主要受經濟增長放緩、價格漲幅回落、企業利潤下降、實施結構性減稅的影響;另外,還有石油特別收益金繳庫辦法改變和上下年度企業所得稅退稅等不可比因素。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時紅秀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財政收入的負增長是正常的,它恰恰反映了我國宏觀經濟面臨困難,尤其是實體經濟的不景氣。數據顯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比7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官方制造業PMI指數9個月以來首次跌至“榮枯線”以下。
企業的生存狀態十分慘烈。以浙江省為例,今年上半年浙江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達6946家;所有虧損企業共虧損173.2億元,同比增長75.2%.企業虧損面和虧損率分別為20%和12.5%.
表現在稅收方面,8月份國內增值稅1793億元,同比減少167億元,下降8.5%;企業所得稅729億元,同比增加234億元,增長47.2%.但扣除上下年度退稅等不可比因素后,8月份企業所得稅下降約5%.
可以說,企業不景氣導致了中央財政收入的下滑,但反過來推,恐怕同樣成立。中央財政的下滑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企業的不景氣。
“中央財政收入的同比負增長有很多副作用,長沙公司注冊,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很可能會導致結構性減稅更加艱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我國政府職能改革還沒有進入實質性階段,政府支出的并沒有明顯變化,甚至壓力還在加大。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支出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前8個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1.8%.
按照相機抉擇理論,經濟低迷時,政府開支要擴張。資金來源則是經濟高漲時的結余。但我國并不是這樣做的,經濟高漲時也保持了政府開支的擴張,如今已經沒有了回旋的余地。“現如今,我國民生等各方面的要求很強烈,要求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投資需求也很強烈,這就是在逼政府進行擴張性支出。”時紅秀說。
中央財政收入負增長無疑會增加政府的債務負擔。如此一來,政府將會面臨增稅的壓力,勢必會加大稅務征管力度。這明顯與結構性減稅的趨勢不符。
此時的政府必須做出抉擇,是通過減稅提升企業活力、刺激企業發展,還是繼續擴張財政支出。“兩者放棄哪一個都是麻煩,國家應該兩害相權取其輕。”李佐軍說。
時紅秀認為,我國必須堅持結構性減稅的步伐。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更應該加大結構性減稅的力度,而不是為了保證財政收入而變相加重企業的負擔。唯有如此,我國經濟才能實現逆周期調控。企業負擔減輕逐漸站穩后,長期將有利于財稅收入的增長。
李佐軍也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國要想盡快走出經濟低迷時期,必須增強企業活力。途徑就是減稅,而且是全面的減稅。現在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到了一個關口,除非全面減稅已經沒有其他辦法解決其迫切的問題了。政府方面則應該加大改革力度,轉變政府職能,精簡政府機構,縮減非公益性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