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公益捐贈企業所得稅優惠,注意捐前“四看 “捐后“三要點”
時間:2020-02-18 16:11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許多醫護人員成為逆行者,長沙公司注銷,挺身而出與疫情戰斗。為了給這些白衣天使們提供必要的物資保障,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為當前物資緊缺的抗疫戰爭做出了貢獻。為了為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財政部稅務總局2020年2月7日下發了《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規定符合條件的防疫捐贈可在企業所得稅前可全額扣除,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防疫物品,捐贈人可憑捐贈接收函全額稅前扣除。
企業在捐贈獻愛心的同時,也需要了解相關稅收政策,做到明明白白捐贈。本文通過捐前“四看“,捐后實務操作“三要點”,希望對捐贈者享受公益性捐贈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所幫助。
一、符合條件的抗疫捐贈屬于企業所得稅上的公益性捐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企業當年發生以及以前年度結轉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民政部關于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60號)規定,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大于零的數額。稅法中公益事業的范圍同捐贈法的規定,是指對下列事項的捐贈:(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二、捐贈物資時,企業所得稅上要按捐贈資產的公允價值視同銷售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二條第(五)項規定,用于對外捐贈,企業將資產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資產所有權屬已發生改變而不屬于內部處置資產,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80號)第二條規定,企業發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二條規定情形的,除另有規定外,應按照被移送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收入。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第二條的規定,企業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十一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在兩種情況下可以接受捐贈。第一種情況是,政府在救助災害時可以接受捐贈。第二種情況是,應境外捐贈人的要求,政府可以接受捐贈。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捐贈可以按規定扣除。
向公益性群眾團體的公益性捐贈需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是看名單。向名單之內的公益性群眾團體的捐贈可稅前扣,名單以公告形式發布。《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通過公益性群眾團體的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4號)第十條規定,對于通過公益性群眾團體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主管稅務機關應對照財政、稅務部門聯合發布的名單,接受捐贈的群眾團體位于名單內,則企業或個人在名單所屬年度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可按規定進行稅前扣除;接受捐贈的群眾團體不在名單內,或雖在名單內但企業或個人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屬于名單所屬年度的,不得扣除。《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民政部關于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審批有關調整事項的通知》(財稅〔2015〕141號),財政、稅務、民政等部門結合社會組織登記注冊、公益活動情況聯合確認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并以公告形式發布名單。
(一)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名單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