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必要且可行(已解決)
時間:2020-09-20 11:00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兩萬億元!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規模。被專家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減稅降費”,瞬間點燃了網絡,刷爆了朋友圈。
“增值稅降低3%,降了接近20%。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我們有更多資源投入研發和制造,把產品做得更好!”“國家針對制造業的降稅是重大利好,可謂正當其時。”“為民營企業帶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大禮包”……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備受鼓舞。
新的減稅降費措施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原因在于這次減稅降費規模大、措施實。增值稅稅率大幅下調,重點瞄準制造業;養老保險降低費率,直擊企業痛點難點……這些措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直接大幅降低稅率、費率,效果立竿見影,顯著提升企業獲得感。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我國近年來一直著眼“放水養魚”,大力推進減稅降費,著力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2018年,為有效應對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經濟轉型陣痛凸顯的嚴峻挑戰和兩難多難問題增多的復雜局面,國務院以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導向,著力減稅降費,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有效降低了實體經濟成本負擔,激發了市場活力。
2019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在此背景下,今年減稅降費規模比去年增加超過50%以上,這應當說是一項面臨壓力、更加困難的“硬任務”,同時體現出人民政府勇于挑戰、真心為企業和人民服務的敢于擔當和務實的作風。
除了規模超預期,此次大規模減稅降費是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之一,其主要目標鎖定于降成本。通過降低增值稅稅率、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個稅改革等減稅降費“組合拳”,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有利于企業優化供給結構和提升供給質量。
持續大規模減稅降費是中央政府向企業和社會公開作出的一項鄭重承諾。持續做好大規模減稅降費,不僅大大增強人民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對于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產業升級和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等,都將產生實實在在的積極作用。因而,不僅要做好、做對“減法”,也要堅持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保證政策落地、落實、落細。
做減法是一種逆向的智慧。在設計領域,“Lessismore”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意思是“大道至簡”,在剔除了過多的干擾信息后,能被感知的美方能最大化。而普適的智慧總有共通之處,一個卸掉了過多負擔的市場,才有可能迸發出預期的活力。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活力就意味著長期穩定向好的希望,信心就是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要充分發揮改革紅利、有效減輕企業負擔,需要下決心用短期的減收,換取長期的企業活力、經濟增長,這就更加呼吁改革中敢于“實打實、硬碰硬”的政府作為。言下之意,政府不僅需要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遠發展的辯證法,關鍵是首先要樹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意識,意識到位,服務才能到位。另外,在做“減法”的過程中,長沙公司注冊,既要在更多領域加以權衡,更要在發展的大命題中,不斷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為減稅降費提供條件、創造空間,真正讓減稅降費的效應惠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