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函[2010]79號解讀:企業所得稅若干熱點問題明確
時間:2019-12-11 03:10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就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過程中出現的若干問題,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以下簡稱79號文件)文件。文件就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明確。
1、提前收到的租金收入可以分期確認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提供固定資產、包裝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的使用權取得的租金收入,應按交易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按照此原則規定,即使企業提前收到租金收入的,只要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應付租金日期未到,也不確認收到當期的收入。79號文件對提前收取租金的情形進行了補充規定:如果交易合同或協議中規定租賃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據《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的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出租人可對上述已確認的收入,在租賃期內,分期均勻計入相關年度收入。出租方如為在我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且采取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的非居民企業,也按本條規定執行。按上述規定分析,提前一次性收到租賃期跨年度的租金收入,既可以以按照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應付租金日期確認收入,也可以在租賃期內,分期均勻計入相關年度收入。
2、債務重組收入在合同生效時確認。債務重組,是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書面協議或者法院裁定書,就其債務人的債務做出讓步的事項。按照稅法規定,對于重組中債權人作出的債權讓步,債務人要確認為重組所得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中。但何時確認所得,稅法中并未明確。79號文件規定,企業發生債務重組,應在債務重組合同或協議生效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3、股權轉讓所得不扣除留存收益。股權為企業的資產,股權轉讓行為實質上為資產的轉讓行為,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轉讓所得(或損失)需要納稅(或稅前扣除)。但一般企業的股權轉讓不僅有付款時間、轉讓合同或協議生效時間,而且還需要辦理相關的股權變更登記,有變更登記時間,按照79號文件規定,長沙公司注銷,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文件同時規定,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也就是說,雖然體現在留存收益中的稅后利潤一般為免稅收入,但如果不進行分配而隨著股權一并轉讓的,不視為免稅收入處理。
4、分配溢價資本公積暫不征稅。《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79號文件據此規定:企業權益性投資取得股息、紅利等收入,應以被投資企業股東會或股東大會作出利潤分配或轉股決定的日期,確定收入的實現。文件不僅明確企業作出分配決定日期,而且包括作出轉股決定日期,也要確認收益是實現。
但對于“被投資企業將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的,不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因為股票溢價發行所形成的資本公積,本身為后來投資者投入的成本,此部分轉股分配屬于投資成本的分配,不屬于稅后留存收益,因此,79號文件規定轉股分配時暫不征稅。但需要在轉讓或處置股權時征稅,因“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
5、允許暫估固定資產成本并計提折舊。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這種情況較為普遍,為了解決這些資產的計稅基礎及折舊稅前扣除問題,79號文件規定“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后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進行。”稅法雖然允許企業的資產在投入使用的次月計提折舊,但應在隨后的12月之內及時取得真實合法的結算發票,按實際金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