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繳稅款的背后
時間:2019-12-13 11:28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新《企業會計準則》附錄規定,“在建工程”科目用來核算企業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發生的支出。企業購入需要安裝或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先記入該科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已達到固定資產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手續的在建工程,應按估計價值計入固定資產,并按月計提折舊,待確定實際成本后再調整固定資產原值及折舊影響數。該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由于竣工決算時間存在一定的可控性,一些圖謀不軌的企業便借此在稅款上做文章。本文介紹的案例就屬于此類情形。
案例某稅務檢查組對一家商品流通企業H公司進行例行檢查。H公司坐落于某市市中心,所使用的9層營業用房是自行建造并于6年前投入使用的。檢查人員小周是第二次到H公司檢查,對該公司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上一次檢查時,小周發現H公司使用的9層營業用房已投入使用3年多,但由于沒有辦理竣工決算,所以未結轉固定資產,也就沒有計提折舊。小周認為,長沙工商代辦,因沒有辦理竣工決算,不能結轉固定資產和計提折舊,從而導致多繳企業所得稅,實在不劃算。于是在檢查結束后,小周囑咐H公司財務處朱處長,盡快辦理竣工決算或者可預估結轉固定資產以計提折舊。但是在此次檢查中,小周發現H公司的這一老問題依然存在。小周以為H公司在竣工結算上遇到了困難,于是向朱處長詢問。朱處長對此沒有明確的解釋,對因少提折舊多繳企業所得稅的事實也無動于衷。多繳稅款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故事?小周開始從賬面上尋找答案。他查閱了H公司在建工程的賬戶,如果按照賬面近1億元的在建工程結轉固定資產,H公司每年可計提近500萬元的折舊。按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測算,H公司可少繳企業所得稅約120萬元。小周將測算結果告訴了朱處長。朱處長卻表示:“這部分稅款不會白繳的,我們僅是提前繳了而已,房屋折舊遲早要扣除的。”
小周對該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為了弄清楚真實原因,檢查組請承建H公司營業用房的T公司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對T公司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T公司在工程投入使用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竣工決算,并且提供了決算報告,H公司也在兩年內將工程款全部付給了T公司,但要求T公司不要急于開具工程發票。至此,可以肯定,不結轉固定資產純粹是H公司單方面的原因。檢查組召開了檢查人員會議,分析H公司不結轉固定資產背后的原因。大家一致認為,此問題造成H公司每年少繳80多萬元的房產稅,但同時多繳120多萬元的企業所得稅,由于多繳的企業所得稅屬于時間性差異,在將來正常計提折舊后還會轉回,所以H公司可能出于這樣的考慮而不結轉固定資產。經進一步查實,問題并非如此簡單。H公司對因少提折舊和少繳房產稅而增加的利潤,全部通過多結轉商品銷售成本進行了調整,從營業用房投入使用6年來,H公司根本沒有因少提折舊、少繳房產稅、多實現利潤而多繳過企業所得稅。最終,檢查組對H公司因弄虛作假而少繳有關稅款依法進行了處理。
分析在日常納稅檢查中,許多檢查人員關注的僅是企業有無少繳稅款,而很少關注企業多繳稅款的問題。上述案例中,H公司就利用了這一點,在多年的納稅檢查中蒙混過關。按常理來講,如果H公司多納稅的情形是真實的,其相關的財務人員應該會比較關注在建設工程不能及時進行結算的原因,或許還會希望檢查人員能夠出謀劃策,幫助企業解決多納稅的問題。但是,從H公司朱處長對小周的關心不以為然,也不急于向檢查人員探討解決問題的態度來看,H公司多納稅的背后一定存在問題。所以,檢查人員在發現被檢查單位存在多納稅的異常情形時,要保持應有的警惕性,善于透過現象分析其問題的本質。
- 上一篇:印花稅納稅常見問題
- 下一篇:公司分立業務的稅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