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向個人借款 利息能否在稅前扣除
時間:2019-12-15 20:48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能否在所得稅前扣除,各地稅務部門實際執行差異很大。有的地方的稅務部門以發文件、網上答疑、書面答復等形式明確不能稅前扣除。主要理由:一是認為個人借款違反金融監管規定,二是認為支出對象是企業的利息才允許扣除。更多地方的稅務部門則默許稅前扣除。
各地政策不一給企業稅前扣除造成不公平待遇,甚至有納稅人質疑:同樣的涉稅行為,為什么待遇不同?筆者的觀點是可以扣除。這不僅符合企業所得稅法的基本原則,也沒有違反民法與金融監管的相關規定。
符合《企業所得稅法》稅前扣除的基本原則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是企業支出稅前扣除的基本原則:“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從第八條我們明確,稅前扣除的核心條件是:(1)與取得收入有關的支出,(2)合理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利息支出的稅前扣除作了明確規定:
第三十七條,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
第三十八條,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準許扣除;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扣除。
從第三十七、三十八條可以看出,可以稅前扣除的利息要符合以下條件:
1.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2.借款利息必須是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
3.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扣除。
筆者認為,不同意稅前扣除的第二個理由是片面理解了第三十八條。第三十八條是規定利息費用扣除的上限“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不是規定利息支出的對象。將第三十八條理解為規定利息支出對象只有非金融“企業”是不全面的。
沒有違反《民法》與金融監管的相關規定
我國《民法》有兩個司法解釋,一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款案件的若干意見》(法民發[1991]21號)。該意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應按照自愿、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則,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限制高利率。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即民法認定民間借貸的本金及銀行貸款利率4倍以下的利息受法律保護,民間借貸,包括公民之間、公民與企業之間。
另一個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的批復》(法釋[1999]第3號)。該批復明確:“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借貸利率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4倍的,按照(法民發[1991]21號)的規定處理。”這個批復再次明確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受法律保護。
在金融監管方面,1989年3月5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企業內部債券管理的通知》規定,企業發行內部債券,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分級審批。企業經人民銀行在控制額度內批準,可以發行內部債券,一般只能用作補充流動資金,同時個人所得利息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989年6月9日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企業內部集資管理的通知》規定,企業內部集資一般應采取發行企業內部債券的方式,經企業的開戶金融機構審查同意后,報人民銀行審批。對于違反金融監管規定,不經批準擅自內部集資的,除責令其限期清退集資款外,可區別不同情況處以集資總額5%以下的罰款,所罰款項上繳國庫。
可以看出,金融監管方面對民間借貸的規定核心是,企業向個人借貸應當按照銀行的信貸額度,沒有規定利息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
允許扣除符合法律適用原則
法律的適用原則是: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每個部門法也都有基本原則,稅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質課稅原則。允許利息扣除符合法律的適用原則。
稅法作為特別法應優先于金融法。只有當稅法沒有規定時,相關涉稅活動才適用其他同級別的部門法。對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除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部分的利息外,其余應允許稅前扣除。何況,金融監管規定也沒有規定不允許稅前扣除。
實質課稅原則指對于某種情況不能僅根據其外表和形式確定是否應予課稅,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尤其應當根據其經濟目的和經濟生活的實質,判斷是否符合課稅的要素,以求公平、合理、有效地進行課稅。《企業所得稅法》也是貫穿了實質課稅原則。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長沙公司注冊,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并沒有規定必須是“合法”收入。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是屬于正常的經營活動費用,按照稅法的實質課稅原則,也是應當允許稅前扣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