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個人是否還可享1300元/月的附加減除費用等14個新《個人所得稅法》問題解答(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
時間:2019-09-10 17:23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標志著個稅法完成第七次大修。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
1、為什么要進行個人所得稅改革?
2、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要點有哪些?
3、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等分別指什么?
5、綜合所得的稅率表有哪些調(diào)整?
6、經(jīng)營所得稅率表進行了哪些調(diào)整?
7、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8、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9、納稅人取得稿酬所得如何計稅?
10、如何劃分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
11、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4項所得怎么繳稅?
12、新稅法實施后稅收征管模式是怎樣的?
13、改革后,哪些個人需要自行辦理納稅申報?
14、修改后的個稅法如何分步實施?
1、為什么要進行個人所得稅改革?
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革個人所得稅的主要舉措。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提出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黨的十九大要求深化稅收制度改革。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是全面落實黨中央上述要求的具體舉措。
二是完善現(xiàn)行稅制的迫切需要。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制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分類征稅方式下不同所得項目之間的稅負不盡平衡;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多年來沒有調(diào)整,費用扣除方式較為單一;工資薪金所得低檔稅率級距較窄,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上升較快等,需要通過修改個人所得稅制度予以解決。
三是改善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地區(qū)、行業(yè)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現(xiàn)行分類稅制難以有效適應納稅人眾多且分散、收入來源渠道復雜等情況,不能體現(xiàn)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
實行綜合與分類稅制改革,既能適當解決上述問題,又能促進稅制公平、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2、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要點有哪些?
一是將主要勞動性所得項目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實行按月按次分項預繳、按年匯總計算、多退少補。
二是完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將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合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設立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及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三是調(diào)整優(yōu)化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以現(xiàn)行工薪所得3%-45%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擴大3%、10%、20%三檔較低稅率的級距,25%稅率級距相應縮小,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保持不變。
四是完善涉外稅收政策。將居民納稅人的居住時間判定標準從滿1年調(diào)整為滿183天;對個人以獲取稅收利益為主要目的,不按獨立交易原則轉讓財產(chǎn)、在境外避稅地實施不合理商業(yè)安排等避稅行為,增加反避稅條款。
五是健全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對綜合所得按年計稅,實行“代扣代繳、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優(yōu)化服務、事后抽查”的征管模式。
六是推進個人所得稅征管配套改革。推進部門共治共管和聯(lián)合懲戒,完善自然人稅收管理法律支撐。
3、此次改革提出了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等新概念,這些扣除分別指的是什么?
改革后,綜合所得的扣除主要包括四類: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基本減除費用,是最為基礎的一項生計扣除,全員適用,考慮了個人基本生活支出情況,設置定額的扣除標準。稅法修改前為3500元/月,修改后為5000元/月。
專項扣除,是對稅法允許扣除的由個人負擔的基本養(yǎng)老、醫(yī)療和失業(yè)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簡稱“三險一金”)進行歸納后,新增加的一個概念。
專項附加扣除,是在基本減除費用的基礎之上,以國家稅收和個人共同分擔的方式,適度緩解個人在教育、醫(yī)療、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壓力。在施行綜合和分類稅制初期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