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發[2008]101號解讀:新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變化
時間:2019-12-20 09:51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附表,并于近日下發了《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8]101號)。與原內資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相比,新申報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和變化:
1.新申報表采用的是以間接法為基礎的表樣設計。
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主表是以企業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稅法規定為標準進行納稅間接調整,從而確定應納稅所得額。而不是按照原來的直接按稅法規定計算填報收入和成本費用,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納稅調整。因此,主表前13行“利潤總額計算”的數字都是取自企業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資料。
2.新申報表附表數量有所減少。
與原1個主表14個附表的年度申報表相比,新申報表只有1個主表11個附表。
取消:原申報表中的《捐贈支出明細表》、《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額明細表》、《工資薪金和工會經費等三項經費明細表》和《壞賬損失明細表》(《呆賬準備計提明細表》、《保險準備金提轉差納稅調整表》)。
增加:《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納稅調整表》、《資產減值準備項目調整明細表》。在收入和成本明細表中增加了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明細表。
合并:《納稅調整增加項目明細表》和《納稅調整減少項目明細表》合并為《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
改變:《免稅所得及減免稅明細表》改為《稅收優惠明細表》;《廣告費支出明細表》改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投資所得(損失)明細表》改為《長期股權投資所得(損失)明細表》;《稅前彌補虧損明細表》改為《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境外所得稅抵扣計算明細表》改為《境外所得稅抵免計算明細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改為《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
保留:《收入明細表》、《成本費用明細表》。
上述表格的變化主要是根據稅收政策的變化和簡化合并需要而改變的。
3.新申報表將一些稅收優惠項目直接列入納稅調減項目。
原申報表根據稅收政策,將免稅所得列入納稅調整后所得彌補虧損后減除,將減免所得稅額列入計算企業應納所得稅額后減除,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彌補虧損后,沒有所得額的話將不再計算減除,不能擴大年度虧損額。
新申報表根據新所得稅法規定則將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減計收入、減免稅項目所得、加計扣除和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直接計入納稅調減項目,在“納稅調整后所得”之前扣除。這樣無論企業是否有利潤和所得,這些項目都可以在當年作為稅前扣除,直接減少所得額或擴大當年度虧損。
4.新申報表要求境外所得應彌補境內虧損。
在主表計算“納稅調整后所得”之前有一欄“加:境外應稅所得彌補境內虧損”。其填表說明中規定:依據《境外所得計征企業所得稅暫行管理辦法》的規定,納稅人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盈利可以彌補境內營業機構的虧損。即當“利潤總額”,加“納稅調整增加額”減“納稅調整減少額”為負數時,該行填報企業境外應稅所得用于彌補境內虧損的部分,最大不得超過企業當年的全部境外應稅所得;如為正數時,如以前年度無虧損虧損額,本行填零;如以前年度有虧損額,取應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額的最大值,最大不得超過企業當年的全部境外應稅所得。
而原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境外業務之間的盈虧可以互相彌補,但企業境內外之間的盈虧不得相互彌補。
5.股權投資損失用投資轉讓所得彌補。
稅法規定,納稅人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在每一納稅年度扣除的股權投資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部分可按規定向以后年度結轉扣除。
但是對于投資損失如何扣除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投資損失要在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中扣除。這樣的話,免稅的投資收益就會由于彌補投資損失而實際得不到免稅,長沙工商稅務,投資損失實際也沒有在稅前扣除。有的則認為,投資損失應該在應稅所得中扣除,只要扣除數額不超過當年實現的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即可。這樣的話,免稅投資收益才能真正的享受免稅。
新申報表對此仍然不甚明了,雖然規定免稅收入可以作為納稅調減項目,但如果稅務機關要求損失在免稅投資收益中扣除的話,損失部門仍可以作為納稅調增處理。
在“投資損失補充資料填報說明”反映投資轉讓損失歷年彌補情況的“本年度彌補金額”時說明:本年投資所得(損失)合計數為正數時,可按順序彌補以前年度投資損失。這就說明彌補以前年度的投資損失是用應稅所得彌補,而不是用當年實現的免稅投資收益彌補。
6.適應新準則新增了《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納稅調整表》和《資產減值準備項目調整明細表》。
新會計準則制定的具體準則中,規定了一些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以及投資性房地產,同時制定了資產減值的具體準則,這些資產的會計基礎與計稅基礎之間會產生差異。
因此,新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新增了這兩個附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80號)第三條規定,企業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在實際處置或結算時,處置取得的價款扣除其歷史成本后的差額應計入處置或結算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新所得稅法同時規定,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不能在稅前扣除。
7.新申報表主表新增了分支機構預繳所得稅情況。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8]28號)規定,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跨地區(指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場所(以下稱分支機構)的,該居民企業為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則必須按規定在所在地預繳所得稅。
因此,總機構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就必須將分支機構預繳稅款視為已預繳稅款予以減除。申報表反映了這一預繳情況,而原申報表沒有這項內容。
除上述變化外,主表和附表中的有些項目也有些增減,如新的資產折舊攤銷表中增加了“油氣勘探投資”和“油氣開發投資”兩項資產的調整,納稅調整項目表中項目也有所變化。新申報表還考慮了企業執行不同的會計制度的填報問題,等等。本新申報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的企業所得稅居民納稅人填報,納稅人需要認真的學習,掌握稅收政策和填報要領。
- 上一篇:企業所得稅預繳計算應納稅所得的依據問題
- 下一篇:國稅函[2008]875號文件解讀